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院
 
大英:法官巧调解 了结“糊涂账”
时间:2016-05-26 11:01:26  来源:本网原创

 

本网讯(陈才干 雍建伟)近日,大英县人民法院民一庭加大工作力度,借民间借贷专项活动这个契机,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行集中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审判效果,成功调解了一件糊涂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原告白某某诉称,2003年5月14日,被告李某甲通过被告李某乙向自己借款12000元,并由被告李某乙对该债务担保。原告经过多次催收,被告至今未归还,遂起诉来院。巧的是本案中二被告竟是同名同姓。承办法官收到该案后,考虑到该债务长达13年之久,为了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承办法官在开庭前就分别约谈了双方当事人,大致了解案件事实。被告李某甲承认当年通过担保人李某乙借了原告12000元买车,但是抗辩本金12000元已经归还,并且收回了借条原件,只是尚欠原告部分利息。原告也认可被告归还了部分本金,但是归还了多少已经记不清楚了,借条原件在自己手里。通过了解案情,承办法官认定这是一笔糊涂账,不能仅凭一判了之,于是承办法官拟定了调解方案,决定对本案调解结案。开庭当天,双方当事人对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辩论进入了胶着状态,承办法官适时提出了调解,并对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释法明理,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意见。最终,原告同意由被告一次性归还本金及利息3000元了结本案,并当庭履行完毕,一笔糊涂账得到完美结算。
承办法官表示:在一般老百姓的民间借贷中,一些当事人由于疏忽或者缺少基本法律常识,往往忽略了对书面证据的收集,导致产生纠纷的时候无法查清借款本金或者利息的支付情况。为了避免产生糊涂账,无论是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定要注意债权凭证或者还款凭证的收集,不要让自己陷入被动,算一笔明白账。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