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安
 
营山县公安局党委中心组举行“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讨论
时间:2016-07-18 15:10:10  来源:本网原创

 

本网讯(谢良洪)近日,营山县公安局党委中心组举行“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讨论。营山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柏兵主持会议。该局党委成员和机关警种、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围绕学习“讲政治、有信念”的心得体会,营山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柏兵同志作了主题发言,其他党委成员作交流发言。柏兵指出,对党忠诚,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首要的是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这是党的纪律的核心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全县公安机关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每个民警都要牢牢把握公安机关政治属性,认真审视自己的“忠诚度”。
柏兵要求,一要以感恩之心体现忠诚。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每个民警都要懂得,离开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指路难以前行,离开县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难以成事、离开各级组织的精心培养难以进步。因此,必须始终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的培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与党同心同德;养成坚定信念、恪守良知、理性公允的职业品格,与人民骨肉相连;树立英勇无畏、公平如度、清廉入水的浩然正气,与公安事业相濡以沫。二要以坚持真理体现忠诚。全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主动加压,树立更高的标准、体现更严的要求,切实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完成,既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更要在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核心要义、理论精髓上下功夫,在强化理论武装中进一步掌握思想方法、掌握真理,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练就不被谣言困惑的平和心态、不被谣言迷惑的锐利双眼,始终保持不可撼动的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向共产党人的基准目标看齐,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三要以令行禁止体现忠诚。令行禁止既是纪律要求,更是政治要求。永葆公安队伍的政治本色,关键就是要以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实际行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来彰显忠诚、体现忠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矛盾比较突出、社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全县公安机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切实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一声令下,全县公安队伍能够随时履行好、完成好职责使命和各项任务。
柏兵指出,全局党员干部要认真对照“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的要求,深刻自省。对党绝对忠诚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忠诚的最高境界,必须全心全意而不能三心二意,始终如一而不能遇到逆境就动摇,无怨无悔而不能讲价钱、讲条件。绝对忠诚要害就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忠诚。只要掺进一丝杂质、包含一点水分,忠诚的纯度、成色就要降低,就会变成“亚忠诚”“伪忠诚”。
柏兵要求,一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核心要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把“讲政治、有信念”与增强“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民警主动自觉地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并把自觉看齐、保持一致体现到高标准贯彻落实县委和上级公安机关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的实际行动上,长期坚持下去。二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方法途径,更加自觉地补足精神之钙。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做好各项公安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要始终对标理论理想、党章党规、先辈先进,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和灵魂摆进去,引导广大党员民警见贤思齐,把党性锤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三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现实要求,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从局党委班子成员做起,各单位党员干部都要把“讲政治、有信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上率下这个基本工作方法,带头理直气壮讲大道理、正道理、实道理,做讲政治、有信念的示范者;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大力倡导和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更大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推动深化公安改革、三化建设、“打扫护”等各项公安工作,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