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排查化解与严打整治有机结合,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一是深化“项目警官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推行领导包片、民警包点制度;建立联系走访企业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动态,帮助和引导企业、单位预防和规避风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开展涉项目涉企业的风险评估。对企业周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涉及的各类问题、隐患进行排查和调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三是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打影响发展环境、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对顶风“恶意阻工”“强揽工程”的违法行为,重拳出击;经济犯罪案件优先立案、依法从速查处,切实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四是构建“大联动”格局。将厂区、房区、工人住宿区的社会治理工作纳入党政工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安主动、部门参与、社会联动”的社会治理机制。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充实、壮大厂区“红袖标”、平安志愿者、微型消防员等群防队伍,建立“诉非衔接”机制绿色通道,预防重点领域矛盾纠纷。
二、坚持改革创新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一是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加快推进城市、重点镇建设作为城乡建设重点,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和市民化,并加快推进乡改镇、村改居、镇改街道办事处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按照《雅安市公安局关于认真做好<居住证暂行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规定,全面放开本地落户限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缩短办理居住证时间,为流动人口较多的民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三是打造“信息化”便民社区。依托荥经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信息感知和管控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数据感知设备,全面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切实提升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三、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管理有机结合,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是转变服务理念。科学合理设置工作流程,规范项目企业办理证照审批、备案手续,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延时服务制、联审制,最大限度为业主提供便捷服务;对车辆集中的项目企业,组织开展集中交通安全宣传授课,主动征求交通安全工作的建议,上门对机动车集中查验,对车辆、驾驶人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回访,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促进民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对重大产业项目消防审核审批和大型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间。二是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在户政窗口部门大力推进并不断完善“只跑一次”制度工作要求,升级优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积极开展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等工作举措,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切实解决“办证多”和“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力争“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一体化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工作举措。三是强化应急处置。成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备齐装备、物资、车辆,开展应急演练;坚持依托任务、贴近实战的方式,提升处置工作小组的能力水平,努力形成管理规范、指挥顺畅、处置高效的勤务模式,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快速处置。
四、坚持规范执法与文明执法有机结合,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一是规范执法行为。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把案件事实关、程序关、证据关、法律相适关,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民警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整治执法问题。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处有警不接、接警不处、处警迟缓、立案不实、立案不办、执法不公、执法不廉、以罚代刑、吃拿卡要等侵犯、损害企业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三是加强执法监督。持续正风肃纪,开通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和公示制,对不履行承诺和不按规范行为的,根据违纪事实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深入查纠“四风”问题,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震慑态势,形成从严治警新常态,营造风清气正良好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