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研究网!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一线传真 | 社会与法 | 最新法规 | 领导访谈 | 理论调研 | 公安 | 法院 | 检察 | 教育 | 卫生 | 国土
最新资讯 | 大案要案 | 案例评析 | 深度追踪 | 专题展示 | 司法 | 监狱 | 交警 | 税务 | 水电 | 乡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安
 
三“借”于民 打造最强民力
——遂宁市公安局打造“最强民力”工作实录
时间:2019-01-29 17:17:23  来源:本网原创
 
三“借”于民 打造最强民力.JPG
本网讯(吕莎)1月29日,记者从遂宁市公安局召开的“向人民报告”之“最强民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遂宁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目标,坚持“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民治安人民治理”的道路,借力于民、借智于民、借势于民,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借力立足警民警企共管 构建和谐协作关系
全市公安机关广泛借力“警民恳谈会”“警民见面会”“警民座谈会”等,通报辖区治安状况、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倾听群众意见诉求,进一步促进警民之间的交流、拉近警民之间的关系,积极构建“警爱民、民拥警,民需警应、警需民助”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充分利用社区网格管理员队伍对社区单位、人员熟悉的优势,采用政府聘请专职人口协管员方式助力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组织小区物管、社区网格点、村(居)委会、房屋中介、用工单位等,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申报点,为流动人口就学、就业、学取驾照、办理护照、办理异地身份证等便民事项提供了方便借力楼栋长、社区(村)干部、“红袖标”队员、物业管理员等,紧盯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范、安全监管,实时发布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情况,鼓励群众踊跃提供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全力配合扫黑除恶行动,夯实和谐警民关系基础。
2018年,全市共发动指导群众性组织56800余人次,收到案件线索598条,发现、扭送、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44人;受理矛盾纠纷20831件,成功调解20446件,调解成功率达98.1%;借助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救助因案致贫受害人3人共6万元,借助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化解群众信访事项22件;组建流动人口信息申报点4888个,累计申报流动人口信息146638条;建立市级路长办1个、县级路长办5个、乡镇路长办103个,构建了一支5553人的农村交管队伍,实现了农村交通管理全覆盖,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8.57%;精准摸排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160余条,破省厅挂牌督办案件4件,打掉以陈某铭为首的“容留组织卖淫”犯罪团伙1个,整治治安乱点30余处,进一步和谐了社会环境。
以“警企恳谈”、入企走访等为载体,组织基层所队与辖区重点企业签订治安管理合作协议,通过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制咨询、指导安全防范、通报治安动态、发布预警信息、召开联系会议等措施,搭建互动桥梁、畅通信息渠道,真正实现警企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主动与企业安保、人事、财务等部门对接,将人口管理、巡逻防控、技防建设、安全检查等纳入企业内部治安管理制度,并联合基层所队和企业内保力量,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整治企业内部及周边治安隐患,切实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环境。持续加强无人机、网约车等新业态监管,与民航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对无人机开展登记备案。
2018年,审查重点企业单位重要岗位人员背景475人,发现并清退前科人员1人、涉毒人员4人;清理民爆企业作业人员316人,对转行、超龄等110名不再适合爆破作业人员进行了注销;在全市大型活动安保中,共投入警力2500余人次,指导保安员5000余人次,完成30000人以上大型活动安保任务2起,5000人以上大型活动安保任务1起,5000人以下安保任务150余起,完成政府主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保6场次,节约警力2800余人次,保障了全年大型活动零事故;全市备案无人机销售单位3家、持有者41人、无人机75台、使用单位15家,网约车注册公司1家,1500余人考取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
借智立足警校警医共治 提升安全感满意度
全市公安机关在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高等院校配置法制副校长,并由各基层所队领导或社区民警担任,定期深入学校开展法制宣讲、应急演练等,有力构筑校园安全的坚强后盾。以校园警务室建设为依托,夯实辖区派出所进校园工作制度,指导、督促学校配齐安保力量和防护装备,建强校园防护阵地,落实安全防护机制,严格实行出入涉卡、门卫登记、证件查验等制度。三是在重要时段、敏感节点,联合公安消防、文化教育、卫生防疫、市场管理、校园内保等力量,强化对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巡逻防范、综合治理,最大限度预防各类安全事故、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在校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018年,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护校安园”创建“平安校园”专项行动,对校园周边出租房、网吧、旅店、酒吧等场所清理排查860余家,整治乱点120余个,发现治安隐患160余处,现场整改90余处,限期整改70余处,盘查可疑人员300余人,办理涉校案件3起,处罚违法人员6人,调解涉校纠纷8起,有效维护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以医院警务室建设为依托,安排民警到医院警务室轮流执勤,并联合医院安保人员开展巡逻防范、安全保卫、便民服务等工作,第一时间接受医患人员咨询、求助、报警,坚决依法、及时、果断处置各类涉医突发案(事)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确保医院、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定期深入医院,指导、督促做好人防、物防、技防等内部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按照“医院主体解决、保安维护秩序、公安严格执法”的工作原则,开展“医院、保安、公安”联动处置,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力打击医闹、医托、扰医、伤医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构筑维护医疗秩序的坚实防线,带动提升“平安遂宁”的建设水平。
2018年,全市受理并成功化解涉医矛盾纠纷23起、排查制止扬言报复伤害医务人员行为10余起,及时防范伤害医务人员犯罪行为5起,依法查处“医闹”人员20余人。
借势:立足警媒科技共宣 强化警务信息宣传
借力中央、省、市、区级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对民警和辅警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服务群众的大凡小事、维护平安的务实举措、破案打击的典型事迹进行挖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遂宁公安工作情况和队伍建设成果。建立健全了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媒体集中采访、记者随警行动等制度,试行了警媒战略协作采访监督制度,落实了定期交流探讨、互通信息等机制,真正架起了新闻媒体和公安机关、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公安宣传员之间的桥梁,确保了警媒良性友好互动、合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8年在各级媒体刊发反映遂宁公安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先进典型新闻600余篇,充分展示了公安民警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和开展“最强民力”活动的实际成效。
以实战指挥、区域防控体系建设为重点,及时整合公安“天网”工程、社区“雪亮”工程和部分社会面视频资源,积极互通公安、政府地理信息地图,实现了主要道路、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等公共区域全覆盖、无死角,“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安主抓、单位主责、全民参与”的主城区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在全市看守所、拘留所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在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和警务公开栏中公布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社会监督员联系电话和投诉电话,建立社会满意度测评点,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加大公安监管场所对社会开放力度。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强化视频监控应用,确保通过视频图像巡视、查看、比对、追踪、研判、串并等相关工作日益精准、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民警少跑路”。在出入境管理方面,陆续推出包括免费自助照相、周末延时办证、开通电子支付方式的异地办证、加急办证、重点人群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便民措施,不断提升依托信息化科技手段开展扁平化指挥、应急调度、侦查破案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8年,全市监所组织对外开放活动108场,接待社会各界参观群众2400余人次,邀请监督员巡视检查17次,窗口社会满意度测评满意率达100%;出入境方面超过2700名办证群众享受了周末办证取证和咨询服务,为160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照相服务,群众节省费用30余万元。
打造“最强民力”战略部署实施以来,遂宁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目标,坚实遵循“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原则,集聚人民智慧、汇聚群众力量,共同推动辖区安全防范、治安管控、平安建设、综合治理、破案打击等工作。截至目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受理呈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编辑:吕莎
 
四川法治研究网:版权所有
投稿QQ:747362402 写作交流群:251300042 商务合作:028-85273695
部分转载于网络,信息作为参考。本站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