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4 月 27 日,射洪市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怀揣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切,走进射洪市第四小学校。他们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为 “钥匙”,围绕预防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犯罪两大关键主题,为全校师生精心烹制了一堂别开生面、发人深省的法治课,为孩子们的成长道路点亮了一盏明亮的法治明灯。
预防校园欺凌:敲响警钟,守护校园净土
在预防校园欺凌的宣讲环节,邱林明检察官化身 “安全守护者”,从校园欺凌的定义入手,抽丝剥茧般详细讲解了其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肢体上的暴力殴打、言语上的侮辱谩骂、网络上的恶意攻击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孤立排挤等。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检察官特意选取了多个因校园欺凌引发的悲剧案例进行分析,让大家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欺凌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痛和心理上的创伤,使他们陷入自卑、恐惧的深渊,欺凌者也必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毁掉自己的美好未来。

同时,还贴心地为同学们传授了应对校园欺凌的实用方法。告诉大家,在面对校园欺凌时,首先要勇敢地说 “不”,用坚定的语气和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让欺凌者知道自己不会轻易屈服。如果当时无法直接反抗,要保持冷静,记住欺凌者的特征和行为,寻找合适的时机迅速离开现场,跑到老师、同学或者保安身边寻求帮助。事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相关部门如实反映情况,不能因为害怕而选择沉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现场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示意,眼中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保护的重视。

预防性侵害:驱散迷雾,筑牢安全防线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不必要、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触碰吗?"" 实施性侵害的不法分子可能会是哪些人呢?""如果遭遇到性侵害,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在预防性侵害的主题宣讲中,王春玲检察官一连串的提问如投石入水,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深入剖析了关于性侵害的常见误区,着重强调了熟人作案的高比例这一现实情况。现实中,很多性侵害案件的加害人往往是受害者身边的熟人,如亲戚、朋友、老师等,这让同学们感到十分惊讶,也意识到不能仅仅凭借对对方的熟悉程度来判断是否安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检察官采用了 "图文展示 + 以案释法 + 问答互动" 等多种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她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直观地向同学们讲解身体的隐私部位以及如何保护这些部位;结合具体的案例,详细分析了性侵害行为的多样性和危害性,让同学们明白性侵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对心理和未来的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在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如果在外面遇到陌生人的奇怪邀请该怎么办?"" 怎样判断对方的触碰是否正常?" 检察官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通过这堂生动丰富的法治课,同学们不仅提升了对性侵害的鉴别能力,更增强了防范意识,学会了自觉抵制和避免不法侵害。

课后,检察干警们并没有结束他们的工作,而是贴心地为广大师生发放了《远离校园暴力》《"熊孩子" 掉过的坑》《关于毒品那些事》《远离性侵害》等法治宣传手册。这些手册以漫画、案例、图解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法律知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同学们拿到手册后,立刻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不时发出阵阵讨论声。

"育人为法,润物无声。" 射洪市人民检察院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视为重要使命,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扎实推进 "法治进校园" 活动。在重点聚焦校园安全、家庭保护等领域的同时,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推动法治进校园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法治防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绚烂的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