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遂宁市河东新区湿地公园,逶迤的亲水栈道,茂密的芦苇丛林,还有三三两两的天鹅、野鸭、白鹭在澄澈的湖水里自由嬉戏,陶醉了无数游人。
“遂宁空气越来越好了!”漫步公园,市民刘阳由衷地感叹。今年上半年,全市PM2.5均值浓度为3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优良天数166天,优良率为91.7%,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

十年来,遂宁市全面开展蓝天保卫战,精准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2020年10月,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位,创历史最高水平。”遂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遂宁全力实施“236”工程,执行成都平原地区联防联控及全市联席会议“两项制度”,制定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源、重污染天气应急“三张清单”,组织开展工业达标、扬尘整治、移动源整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应急、科技提升等“六大行动”,有力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稳定涪江、巩固郪江、攻坚琼江、冲锋芝江”的治水思路,以“精”治思维,建立水质管控红黄绿灯预警机制,相继出台《遂宁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遂宁市节水行动方案》等政策举措,坚决树牢上游意识、履行上游责任、筑牢上游屏障,全力守护一江清水。

整体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同时,弥补污泥处置能力短板,强化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加强水气土协同预警体系项目建设,全面预防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十年来,遂宁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切实有效的举措守护一方碧水蓝天净土,良好生态环境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5年,遂宁成功申报入选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同步启动项目建设。其中,优先实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项目,对中心城区45个内涝点分步进行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2019年3月,遂宁顺利通过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组织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终期考评并获评优秀,成为全国仅有的6个获得1.2亿元额外专项奖励资金的城市之一。此刻,遂宁也成为西部丘陵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城市”。
又逢雨季,住在遂宁市船山区盐关街片区的市民郭心欣心中再也没有从前的担忧。“在这里住了快10年,以前一到雨季就头疼。小巷所处地势较低,年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郭心欣说。转变发生自2017年,郭心欣记得很清楚,“我们片区的海绵工程结束后,那年夏天终于告别了内涝的日子,不用再害怕下雨,周边整体环境也有了改善。”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为遂宁城市生态环境增加了一道保护屏障。不管是家住河东、河西,还是城南、城北,出门就能漫步“海绵路”,感受这个城市的清新、自然,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十年来,遂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抓手,将山、水、湖、岛等生态元素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城市在绿水青山中自然生长,水生态文明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谢勇)